跳到主要內容區塊

<賣魚免用秤>打一地名 『景美』

景美位於台北盆地南方,新店溪以東,蟾蜍山以南,地當台北赴新店、坪林、烏來和深坑等地必經之要道,北以蟾蜍山與中正區、大安區為鄰,東以景美山與木柵為界,南以景美溪與新店市相隔,西以新店溪與永和、中和相望,地勢為一小型盆地,山地面積約佔三分之一,平地佔三分之二。 居民活動圖

景美原為平埔族秀朗社民所居,雍正七年(一七二九年)粵人墾首廖簡岳氏率眾開墾拳山,建林口庄(今水源地、公館一帶),結果和秀朗社發生衝突,有數百人傷亡:又五年泉州安溪移民由大加蚋堡入墾文山地區,驅逐粵人,建立公館庄(今師大分部),自此一路向南開墾,乾隆初年(約一七四○年)溪口、三塊厝和十五份一帶均已開墾,後來並形成興福和萬盛兩庄。

景美地名是由「梘尾」而來,為何現在的人把景美用台語讀成景「馬」而非「米」,其來有自:所謂「梘」是一種灌溉設施,以木樁和木板構成ㄩ型槽,架跨溪河之上,讓灌溉用水通過。在漢人開墾大加蚋堡時,墾地日廣,圳水不夠分配,先民郭錫瑠先生見新店青潭水量豐沛,乃開鑿圳道,並架設大木梘,經大坪林跨越石碇溪(今景美溪)而北流,此梘為條木製成的木槽,用一長約十公尺的木樁架在溪中,樁有三面,用很厚的木皮構成,再用楔子連接,內部敷有一層油灰,以防漏水,梘內深約一公尺半,寬兩公尺半,由四十七根木樁把槽住,新店大坪林為梘頭,過石碇溪為「梘尾」,台語讀音「景馬」,即為景美地名之由來:在日治時代,因梘字很少見,日本人乃改名為「景尾」,台語也讀「景馬」,民國三十九年三月一日由深坑鄉劃出,自立景尾鎮,屬台北縣,設鎮時景尾這個「景」字,大家同意後定名為「景美鎮」,五十七年臺北市政府改制院轄市,景美鎮又納入臺北市版圖,成為「景美區」,七十九年又與木柵區合併「文山區」迄今。

市街圖

瑠公圳原本流經景美街,明治四十(一九○八年)日本人拆除木梘,改建水泥橋(後稱瑠公橋)橋上行車走人,橋下箱涵通水,是台灣第一座混凝土水利建造物,圳道改行景文街,而景美街之廢圳道由日本當局和街民共同出資召集景美、木柵兩地人力開闢木柵路一段,使得景美通往木柵、深坑和石碇的道路變得寬廣平坦,造就地方繁榮。民國五十二年,瑠公橋己不敷使用,且灌溉農田日漸減少,乃被拆除,而旁邊另建景美新橋,民國五十五年北新橋相繼通車後,景美變成通通過性地帶,商機日益沒落,所幸,近幾年景中街附近商圈崛起,如能結合景美夜市和老街之改造,「景美有美景」將是預期中的事情。

元宵燈謎:「賣魚免用秤!」打一地名,謎底即為景美,「揀尾(景馬)----算一尾多少錢!」(本文採自『景美鄉土專輯』一書)